图片
▲王烈泉,广东省名中医,揭阳市第三东说念主民病院原院长、主任中大夫。兼任中国老年学学会中医议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分会副主任委员、中国老年学学会岭南中医临床议论基田主任等职。从事中医责任近50年,王主任善于调治胃肠疾病,通过辨证辨病相调和、调脏和腑相调和、理气消积相调和,得回了盛大成果。编辑《消化性溃疡》等专著3部,发表专科教化总论断文13篇,主抓完成中医药科研课题6项,获奖5项。
医案是中医临床实验的记载,体现了诊疗经由中理、法、方、药的具体利用,是医家诊治疾病想维经由的推崇。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。咱们推出【以案说医】栏目,以期传承精华,启迪我辈,共同超越。李某,男,时年35岁,2015年5月初诊。发病经由:尿黄、巩膜黄染,乏力恶心,食欲减退10天,病史:患者10天前因饮酒后出现吐逆胃本色物,伴有腹痛腹胀,乏力,无排陶土样便,丧胆寒发烧,在家自服胃药物后无彰着改善,反而日复加剧,并伴有尿黄、巩膜黄染气象,遂来我院门诊就诊,行生化等检讨后教导转氨酶升高,肝功能:T.BIL 24.4 umol/L,D.BIL 12.6umol/L,I.BIL 11.8umol/L,ALB 47.0g/L,ALT 371.5U/L,AST 502.6U/L,GGT 158U/L,收治入院调治,诊断为急性病毒性乙型肝炎,经护肝降酶,退黄,抗病毒,对症维持调治后症状已彰着改善,但化验肝功能放置转氨酶一直仍偏高,经复查肝功能示:D.BIL:12.9 umol/L ALT:305.0 umol/L AST:273.6 umol/L GGT:150 umol/L,请诊断。【首诊证候】症见:精倦神疲,巩膜稍黄染,诉头重身困,全身乏力,大便溏垢,察其舌脉,舌质淡红,苔腻微黄,脉濡细。【辨证论治】中医诊断:黄疸。证型:湿重于热。治法:利湿化浊运脾,佐以清热。处方:茵陈五苓散加减。绵茵陈30g、溪黄草15g、茯苓15g(土炒)、白术15g、泽泻15g、党参15g、黄芪15g、生麦芽15g、山楂15g、丹参15g、赤芍20g,五剂,日一剂,水煎内服。【随诊经由】二诊:患者精神可,胃纳可,无恶心吐逆,大便稍成型,苔腻微黄,脉濡细,复查肝功能示:ALT:99.6 umol/L,AST:68.3umol/L GGT:145 umol/L,药后5天患者无诉彰着不适,精神可,胃纳可,巩膜未见黄染。处方:绵茵陈30g、溪黄草15g、茯苓15g(土炒)、白术15g、泽泻15g、党参15g、黄芪15g、生麦芽15g、山楂15g、丹参15g、赤芍30g,五剂,日一剂,水煎内服,即原方只加多赤芍至30克,不时服用。三诊:患者经再服5剂后复查肝功能基本平淡,D.BIL:3.2 umol/L ALT:28 umol/L AST:26umol/L GGT:43 umol/L,顺利出院,不雅其脉濡,舌苔腻,予开参苓白术散冲服调服,嘱其忌酒,饮食清淡。按语:
黄疸病名最早见于《内经》,《素问》说“溺黄赤,安卧者,黄疸…目黄者曰黄疸”,其调治大法主要为化湿邪,利小便。化湿可以退黄,利小即是通过淡渗利湿退黄,金匮要略所说:“诸病黄家,但利其小便”。至于急黄热毒炽盛,当清热解毒,凉营开窍为主;阴黄脾虚湿滞者,调治以健脾养血,利湿退黄。
茵陈五苓散原文出自《金匮要略.黄疸病脉证并治》:黄疸病,茵陈五苓散主之,茵陈蒿末突出,五苓散五分,上二物和,先食饮方寸匕,日三服。全方以五苓散加茵陈构成,应用鸿沟应属于黄疸病中阳黄湿重于热或干冷并重者,茵陈能清利干冷,利胆退黄,五苓散由猪苓,泽泻,茯苓,桂枝,白术构成,猪苓、茯苓、泽泻三者淡渗利水,白术健脾制水,桂枝通阳化水,此方临床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:第一:治风湿疫气;第二:利湿邪;第三:利水以行津液,此方与黄疸病的调治原则化湿邪利小即是一致的,后头使用活血化瘀药在肝炎调治中的利用,主如果基于三个方面探讨,其一,肝气不舒者,岂论是气虚生瘀也曾气滞化瘀,日久终有瘀积,与等其血瘀变成,不如赶早用于防治。其二,疫毒之邪易伤其条理,伤脉者必伤血络,血络受损则血分容易淤积。其三,疫毒淤积,非行气所能撼动,惟一活血逐血者智力破其性,攻其坚。是以在临床调治肝炎多兼用活血的药物,如丹参,当归,赤芍,莪术等,成果王人可以。
王二小电影(本案编者:黄楷彬)
注释声名:
由于每个东说念主的体质和病情不同,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东说念主那时的病情。未经中医辨证诊治jisoo ai换脸,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。弘大读者如有需要,应赶赴正规病院诊治,以免迟误病情。■
【开始:揭阳市东山区第一东说念主民病院,指引行家:王烈泉 主任中大夫】 本站仅提供存储行状,通盘本色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存害或侵权本色,请点击举报。